UI如何快速上手做适配?不知道你可能白学了!

前两天在跟别的项目沟通适配的时候,傻白甜的设计一脸莫名其妙的问我,什么适配啊?我们为什么还要管适配啊?这不是前端要管的事情吗?
真的是这样吗?这里涉及到一个绕不开的话题,就是设计验收,一旦效果不及预期,设计师就要协助技术人员完成调试,为了提高沟通和协作效率,设计师自然要理解一些相关的专业知识或代码开发。
错误的做法
首先先说说常见的错误做法,由于部分设计师对适配了解不够透彻,导致在做实际项目的时候,需要把750的设计稿适配到640、720、828的屏幕时,都会以为是把设计稿直接等比拉伸至对应的尺寸,重新标注就可以的。
其实越简单的界面适配挺难的,为什么说很难呢?因为我们要保证不管是什么设备,同样的页面视觉上偏差不能太大。要确定自适应的部分,首先要找到固定的那部分,就是在@2x,@3x的情况下,依然不会变的模块。
马蜂窝的登陆页面在750的界面上显示的很完美,但是放在640的屏幕上就放不下了,所以就出现了图中***部分到第二部分的举例缩短,从104px缩小到52px,减少了一半的距离,同时减少了20px输入框的高度,保证视觉上不会产生因为上紧下松的突兀感。需要强调的是,这三个适配界面中字体的大小都是没有变的。
知识点:在简单的界面中,由于本身界面的内容比较少,确定位置就会比较难,因为要考虑到不同的界面内容要怎么放才能保持视觉统一,这个时候可以先将界面中的信息分成不同的几个部分,先保证每个部分内的固定内容,再确定自适应的内容。
对于比较复杂的模块,快速找到将以上所说的固定因素和自适应因素,除了能够让标注效率**提高之外,还能够找到合适的适配方法,避免出现开发完成后才发现某机型适配效果不理想的情况。
当我们学会适配之后,比较大的变化就是在做设计的同时,可以利用适配原理去预想当前设计在其他机型上的效果,从而帮助我们发现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,提前做出应对,也能够更好的与开发区沟通。
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**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及时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删除内容。